銀喉長尾山雀圓滾滾的小身形和長長尾巴,萌翻了無數生態愛好者、攝影控及旅客。想要更了解這隻小東西嗎?儘管不是鳥類專家,但北海道旅遊專賣店整理了各大鳥類資訊平台,從銀喉長尾山雀的形態特徵、分布棲息、行為習性到保育情況,一窺銀喉長尾山雀的七大資訊!
銀喉長尾山雀生物分類
銀喉長尾山雀的學名是Aegithalos glaucogularis,Aegithalos源自希臘語,用以指代某些小型雀鳥。種名 glaucogularis則由 glauco藍灰色、銀灰色與 gularis喉部組成,意指「具有銀灰色喉部的鳥」。
- 界: 動物界 Animalia
- 門: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
- 綱: 鳥綱 Aves
- 目: 雀形目 Passeriformes
- 科: 長尾山雀科 Aegithalidae
- 屬: 長尾山雀屬 Aegithalos
- 種: 銀喉長尾山雀 Aegithalos glaucogularis
銀喉長尾山雀形態特徵
銀喉長尾山雀全長約 14 公分,黑色的細尾巴佔全長的一半以上,體重大約 10 克。除了特色的銀喉外,牠們的羽毛潔白,眼睛大而圓,胸部也呈現銀灰色,背部呈淡灰色。此外,銀喉長尾山雀的雌雄外觀相似,難以區分。

銀喉長尾山雀分布
原產地:中國
銀喉長尾山雀是中國特有種,分布於華北、華中及華東地區,包括河北、山西、內蒙古東南部、山東、河南、湖北、湖南、黃山、江蘇、浙江和上海等。並向西延伸至甘肅中部、青海東部、四川中部,以及雲南西北部。
亞種分布
然而銀喉長尾山雀的其他亞種可能遍布世界各地,尤其分布於北歐、東北歐、西伯利亞、勘察加半島、薩哈林島、日本、蒙古、朝鮮及中國的新疆和東北地區等。

銀喉長尾山雀棲息地
- 山地針葉林與針闊混交林:銀喉長尾山雀主要活動於中高海拔的森林區域,特別是以松樹、冷杉、落葉松 等組成的針葉林,以及夾雜櫟樹、楓樹 的混交林。一般活動於低至中海拔(200–2500 公尺),提供牠們覓食昆蟲與築巢的理想條件。
- 灌木叢與林緣地帶:除了大森林,牠們也常在林緣灌叢、溪谷邊坡出沒,這些位置食物資源較豐富,也利於隱蔽。
- 果園、城市公園:銀喉長尾山雀對環境具有一定適應性,偶爾也能在農耕區果園或城市公園、綠地中被觀察到。尤其在嚴寒冬季,城市綠地常成為牠們覓食昆蟲或尋找果實的避難所。
銀喉長尾山雀食性與習慣
銀喉長尾山雀主要以昆蟲、蜘蛛等小型無脊椎動物為食,並在冬季攝取樹脂和種子。牠們習慣在樹枝間跳躍覓食,並以群體形式活動,通常由 5 至 10 隻組成小群。在繁殖季節,銀喉長尾山雀會築巢於樹木的枝條間,並共同照顧幼鳥。

銀喉長尾山雀保育情況
根據國際自然保護聯盟(IUCN)的評估,銀喉長尾山雀被列為「無危」等級(LC),種群數量穩定,無立即滅絕風險。

值得注意的是,由於體型嬌小,銀喉長尾山雀對環境變化特別敏感。牠們在寒冷季節尤其脆弱,極端低溫往往會大幅衝擊生存。研究與觀察顯示,在長時間嚴寒的氣候條件下,族群數量可能一次性損失高達 80%。
然而,銀喉長尾山雀同時具有驚人的繁殖潛力。每窩可產下 6 至 12 枚卵。因此,縱使在嚴寒中族群數量出現大幅下降,牠們仍能憑藉高繁殖力在短時間內恢復原有規模。
不過牠們的生存環境仍面臨威脅,如棲息地破壞和氣候變遷等。因此,保護銀喉長尾山雀的棲息地,維護生物多樣性,也是生態保護的重要議題喔!
銀喉長尾山雀象徵
在北海道,銀喉長尾山雀被視為冬季的代表性小精靈,象徵著純潔、幸福與希望。由於牠們可愛的外型,在當地的藝術、文學和各種伴手禮中佔有一席之地。許多手工藝者和設計師以銀喉長尾山雀為靈感,創作出獨具特色的藝術品,深受遊客的喜愛。

北海道旅遊專賣店帶你去看銀喉長尾山雀!
銀喉長尾山雀不僅是學術研究與生態觀察的焦點,更因其圓滾滾的可愛外型,被譽為「雪球鳥」,在北海道更是化身各種紀念品與吉祥物,成為旅遊的象徵之一。
如果你也想在雪景中遇見這隻傳說中的小胖鳥,就讓北海道旅遊專賣店帶你去看!北海道旅遊專賣店規劃最適合的行程,免稅店、紀念品店,讓你逛到手軟,驚呼到無聲!把這份獨特的「北海道回憶」帶回家!
北海道旅遊專賣店的跟團行程你可以盡情體驗:
- 專屬行程:各種有趣行程規劃,免擔心交通及語言。
- 購物樂趣:免稅店與限定紀念品店一次網羅,人氣「雪球鳥」周邊帶不完。
- 深度文化:中文導遊講解北海道歷史!
現在就加入北海道旅遊專賣店的官方帳號,親眼見證「雪球鳥」的可愛身影,親手挑選北海道限定的紀念品,讓你的旅程不只是一段旅行,更是一段會心一笑的回憶。

與我們一起展開一段難忘的北海道之旅!北海道旅遊專賣店有多種行程任你挑選,全程精選經典景點,住宿及美食都都是精心挑選,讓你這趟北海道之旅玩得盡興、住得舒適也吃得飽飽!趕緊免費諮詢我們熱情的官方客服!
其他北海道旅遊推薦: